央視網消息:他在江浙經商二十幾年,身家上億,八年前,不差錢的他卻突然跑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再次創業,家人和朋友都覺得他太瘋狂。他用8年時間去布局,同樣的牛,他能賣出當地2倍的價格,2017年銷售額達到1.5億元,帶動當地牧民增收,看浙江的金錦偉在青藏高原與眾不同的財富故事。
今天的主人公名叫金錦偉,是浙江人,也是一個大家眼中成功的商人?8年前,他突然跑到距離家鄉2000多公里的地方扎根下來,做起了牦牛生意,他用了8年時間,逐漸改變當地低效的傳統養殖模式,把五六千元一頭的牦牛最高賣出了18000元一頭。而他去的地方,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環境十分艱苦,記者采訪的時候就遭遇了這樣的惡劣天氣。
記者:大雪封山了,回不了家了,打滑了這車。
這是記者在采訪途中用手機拍下的一段畫面,采訪時已經是4月中旬,當地突降大雪,許多車被困在了半山腰,一直散養在山上的牦牛也被牧民緊急趕下山。在南方,4月已經春暖花開,可4月飛雪的天氣在當地是再平常不過的。就在拍攝過程中,這場大雪也讓我們的記者意外摔傷,腿部骨折。而讓我們費盡這么多周折也要采訪的,就是這個叫金錦偉的人。
金錦偉:這里有藏族同胞的牛,最起碼有一百多頭牛,我去看一下他的牛。
這些牦牛長期在野外放養,對人十分警惕,一直跟金錦偉保持距離。別看金錦偉抓牦牛不在行,可他在當地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傳奇。在市場上,當地的牦牛一般只能賣到5、6000元一頭,但在金錦偉手里價格卻能翻2-3倍,最高能賣到18000元一頭,最少也能買到1萬元一頭, 2017年他銷售久治牦牛1萬多頭,銷售額超過 1.5億元,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久治縣位于三江源生態保護區,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在這些雪山下面,生活著高原特有的牦牛,在當地,擁有它們就等于擁有財富。
金錦偉:這個主要是看角,外形上看角,這個角,撐開之后往后揚,這是典型的久治牦牛。體型也特別漂亮,你看這個背也比較寬,毛色你看,也長,肚子的毛長,這是因為寒冷天氣要保護牠的心臟。這個像馬一樣有鬃毛,鬃毛也比較長,對吧。這個也是久治牦牛比較特殊(的地方)。
久治的牦牛長得特殊,金錦偉還要挑出更特殊的,到底什么樣的牦牛在金錦偉手里能賣到18000元一頭呢。
金錦偉:體型主要是黑色,花牛不行,就要3-4歲這樣的牦牛。
金錦偉今天是專門來挑3-4歲的牦牛,而認牦牛的年齡還有一個特殊的方法?梢胱プ∫活^牦牛很不容易,好在宗巴幫忙才終于捉住一頭三歲的牦牛。
記者:怎么看出來是三歲。
宗巴(牧民):從牛角看的話是,一歲,兩歲,三歲。
記者:看這個圈嗎?
牦牛角上都有紋路,這些紋路就像樹干的年輪一樣,能看出牦牛的年齡。
金錦偉:一圈 兩圈 三圈
3圈就表示3-4歲,就是這樣一頭牦牛,金錦偉能賣出當地市場上3倍的價格。
金錦偉:這頭牛如果開發好,應該在一萬八左右,咱們還保守一點,一萬八左右。
像這樣一頭3-4歲青黑色的牦牛品質最好,能賣到一萬八,而其它牦牛一頭也能賣到一萬元以上,這在金錦偉來之前,幾乎從來沒有過。金錦偉是浙江金華人,考取了水電一級建造師,干了20年水電工程,還包下了一個銅礦,身家上億?山疱\偉卻為了能把這里的牦牛賣出去,在高原藏區一待就是8年,最開始連家人和朋友都無法理解。
金揚程(兒子):瘋了,我說,其實不缺這個錢,何必去搞這個玩意兒。
張希清(朋友):我當時也想不通為什么自己在老家有事業,吃也不用愁,穿也不用愁,為什么要到這里來。
那這個原本對牦牛一竅不通的南方人是如何一年賣出10000多頭久治牦牛,其中30%還賣到了18000元一頭,實現年銷售額1.5個億,帶動當地牧民增收的呢。
這里是久治縣索唿日麻鄉的牧區,2010年作為上海援青企業金錦偉到這里考察項目,結束前他去了一個牧戶家里,而當時的情景讓他很受觸動。
金錦偉:一走進去什么都看完了,沒東西,就是一個鍋灶,用牛糞燒的鍋灶,上面放了燒奶茶的壺,然后幾個炕,顯得我們來我們自己很有優越感,好像是我們很容易幫助他們那種感覺,當時我覺得,咱們這里可能也是有商機,既可以幫助他們又同時幫助自己,能不能尋找那種商機。
從牧民家里出來,縣長就告訴金錦偉,如果能把當地的牦牛產業做起來,肯定能賺錢,還能幫牧民增收。
可在當時,雖然家家都養牦牛,但是大部分牦牛肉都是自家吃了,產生不了多少經濟效益,而當地最愛的就是制作成傳統的風干牦牛肉。
制作風干牦牛肉,先要把大塊的生牦牛肉切成厚片,在案臺擺放整齊,每片生肉的兩面都撒上一層食鹽,用手指抹勻,為了更入味,抹完后疊在一起放置十分鐘,最后掛在屋檐下或通風的室內,晾曬一個月,就可以享用了。
2010年金錦偉到久治縣時,當地的牦牛都是牧民自己宰殺,久治縣還沒有像樣的牦牛加工企業,牦;旧现荒茉诒镜刈援a自銷,這讓金錦偉看到了把牦牛肉賣到內地的商機。
金錦偉:(在內地)大家對牦牛不認知,這個牦牛兩個字都認不到,都叫耗牛。這么好的生態這么好的牛,按道理應該優質優價,賣的更高價格,但牠沒有(賣)出來,因為人家不認知,你也送不出去。所以說我覺得這里面一定是有商機的。
可久治縣海拔高,年平均氣溫只有0.1攝氏度,幾乎沒有南方人愿意留下來辦廠。
陳林峰(員工):那時候沒有國家電網,基本上三天兩頭停電,因為這里有個小電站,很小的一個小電站,自己供給自己縣城的,那時候都是零下二十幾度,三十度,最冷的時候,相當冷,本身沒有電,取暖,那時候取暖也沒有
海拔高,條件也差,要留下來,最大的問題是身體能不能吃得消,金錦偉思來想去,用一個危險動作測驗了一下自己。
當時他就做起了俯臥撐,平時能做30幾個,最后做了21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