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伍老兵吳新文
是返鄉帶鄉親創業,還是繼續從事自己經營十余年的電商?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永和鎮夜明村村支書吳新文,日前接受作者采訪時,站在田埂上聊起前年折磨了他幾個晝夜的難題。
夜明村是位于深山老林的山村,全村戶籍人口1400多人,村內的青壯勞力外出務工謀生。脫貧對于這個距離鎮上13公里的山村來說談何容易,吳新文笑著回憶說,自己還記得小時候跟著家人,挑著山貨到鎮上趕墟日,凌晨天蒙蒙亮就得出山,步行兩個多小時才能趕到鎮上,脫貧致富,對于這個偏遠山村來說非常艱難。
1999年當兵的吳新文現年40歲,他在解放軍某部海軍陸戰隊服役5年,從普通戰士成長為班長,三次獲得“優秀士兵”稱號。2004年底退伍后,吳新文開始探索電商創業路。
簽約儀式
“當支書,意味著苦心經營十余年的電商產業無暇打理,”吳新文俯下身,撥去田間的幾棵雜草接著說:“電商一年最高收入三十萬左右,而做村干部,一年工資僅僅兩三萬,收入差距有天壤之別。我猶豫了好幾個晝夜,想到夜明村的過去和現狀,想到了村里貧困的家庭和老人,于是拿定主意,決定帶領1400位村民脫貧致富。”
夜明村山青水秀,有954年歷史古銀礦礦洞開采遺址,有抗金名相李綱、著名詩人楊萬里留下的名詩“代言”的瀑布美景,有風光旖旎的古驛道,有頗具特色的古代客棧遺址……這樣的鄉村不該被冷落。
上任后吳新文立即申請專項資金,在主道裝上了140套LED路燈,建起五百平方米的光伏發電等等項目,解決了山村老人出行難、用電難等老大難題。但如何脫貧致富呢?吳新文帶著村委成員查閱書報,咨詢專家,最終選定種植蒲公英。
據吳新文介紹,《本草綱目》等藥書記載,蒲公英可清熱毒、化食毒、消惡腫,還有利尿、緩瀉、退黃疸、利膽等功效。有研究證明,蒲公英根提取物在48小時內就會對癌細胞起到抑制作用。
盛開的蒲公英
“1927年工農紅軍經過興寧,當時不少戰士患上熱毒癥,當地人采來蒲公英煲粥,士兵們喝了這粥,兩天后癥狀消退,這粥后來被稱為‘紅軍粥’。”吳新文說。
“我們在山間旱地種上蒲公英,明年計劃種植規模達到100畝。”吳新文說,該村在武警廣東省總隊的幫扶下,日前又與江蘇國大易聯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簽約,首批供應的5000斤蒲公英茶葉正在殺青、炒青、包裝環節。
目前,村里還摸索推出了蒲公英火鍋、蒲公英肉片湯、蒲公英根煲骨頭湯、小炒蒲公英等特色菜肴,正準備與一些酒店、餐館合作,開發更多的蒲公英菜肴,豐富客家菜系種類,擦亮“中國客家菜”金字招牌,并計劃與酒企合作研發“蒲公英花酒”等。
除了種植蒲公英外,村里還帶動農戶開展豪豬、果子貍等特種養殖,吳新文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讓村民致富,也希望“留得住青山綠水,記得住鄉愁”。
一縷山風吹來,一粒粒種籽從蒲公英的花盤掙脫,像背著雪白的“降落傘”飄向遠方……